2020“全国两会”艺访谈| 吉狄马加:好作品既反映个体经验,又要具有人类意识
(吉狄马加。人民网 郭冠华 摄)
编者按: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广大文艺工作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以艺战“疫”,凝聚起磅礴力量。受疫情影响而推迟召开的2020年全国两会,必将承载人们更多的期待。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人民网文娱部推出原创访谈栏目“两会‘艺’起聊”,邀请文化艺术领域的代表委员,分享他们的议案提案,与网友“艺”起聊两会。首期做客两会“艺”起聊的嘉宾,是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吉狄马加。
推动现实创作 助力脱贫攻坚
人民网文娱:今年两会,您有哪些比较关注的议题?
吉狄马加: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以及疫情结束后的经济发展是我今年非常关注的议题。当然,我也一直很关注文化建设,特别是如何更好地提高文化产品质量、为人民群众提供更丰富的精神食粮。希望国家在文化建设方面,能给予更多政策上的倾斜和资金上的支持。
人民网文娱: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能否为我们介绍一下作协今年的重点工作?
吉狄马加:作协会紧扣脱贫攻坚主题,推动现实题材创作,支持作家深入生活、扎根生活,创作一批能够反映时代特色、体现人民精气神的作品。另外,近年来,网络文学总体发展态势很好,但质量参差不齐。作协专门成立了网络文学中心,研究这些新现象。在我们发展的会员里,也有一定比例的网络作家。今年会继续积极广泛联系网络作家、新兴写作群体,努力为他们做好服务。
人民网文娱: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您创作了诗歌,也参与了战“疫”主题作品朗诵会。在非常时刻,作家应该承担起哪些社会责任?
吉狄马加:作家要有良知和社会责任感,给人们带来力量。在疫情面前,医疗工作者、人民解放军、基层工作人员辛勤付出,我们应该反映他们的奉献精神和人性的美好。
站在时代前沿 练就精湛技艺
人民网文娱:优秀作家应具备怎样的素养,才能创作出无愧于这个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
吉狄马加:真正好的作家,应该是思想家。作家必须站在时代前沿,面向生活,揭示生活的本质。中外文学史上的经典作品,都深刻地反映了作者所身处的时代和人民的生活。
当然,作家还应该有精湛的技艺。文学不是简单的口号和概念,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是统一在一起的,没有文学价值的作品,最终将被时间和读者所淘汰。
人民网文娱:文艺创作要注重创新,您认为文学的“新”应体现在哪些地方?
吉狄马加:文学的“新”,是反映崭新的生活、新人、新事物,不是简单的标新立异。内容的“新”是生活和时代提供给我们的,而形式上的创新则需要我们去探索。
人民网文娱:近年来,诗歌创作、出版、传播等非常活跃,《中国诗词大会》等文化节目也引发了老百姓的诗词热情,怎么看这种“诗歌热”?
吉狄马加:任何文化现象都不是偶然。当下生活节奏很快,而人是需要精神生活的。“诗歌热”当然是一件好事,这是人的精神需求的一种表现。我们就像坐在高速的列车上,很难看清窗外的事物,而文学和诗歌就如同“减速玻璃”,让我们心灵的步伐放缓。
人民网文娱:在自媒体发达的时代,很多人喜欢在个人社交平台上记录平日生活中的见闻和感悟,您怎么看待这种现象?
吉狄马加:有很多人参与写作,当然是一件好事,但不等于优秀的作品没有标准,也不意味着参与的基数大就必然会产生精品。作家的出现与时代、生活以及个人的禀赋有关。大浪淘沙,最后留下的作品才是经典。
建设文化强国 维护文化品牌
人民网文娱:随着中国国际地位、文化影响力的提升,中国和其他各国的文化交流越发频繁。您认为中国文学、中国作家如何更好地“走出去”?
吉狄马加:好的作品一定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质,但又能超越民族和语言的局限。真正做到“走出去”,不在于我们在国外获得了哪些奖项,最重要的是,我们要把自己的作品写好,既反映个体的生命经验,又要具有深刻的人类意识。
人民网文娱:近年来,在您的推动下,国内涌现出青海湖国际诗歌节、成都国际诗歌周等精品诗歌活动。举办这些活动的初衷是什么?它们为城市带来怎样的变化?
吉狄马加:我曾参加过一些国外的国际诗歌节,当时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很受启发。在很长一段时间,著名的国际诗歌节主要集中在欧洲,甚至经济还相对落后的拉丁美洲也有自己闻名于世的国际诗歌节。
中国有几千年的诗歌历史,为什么我们不能有自己的国际诗歌节呢?中国日益走到世界舞台的中央,我们不能在国际文化的交流中失去自己的话语权。诗人是民族文化的代言人,他们的交流,实际上也是不同的民族的心灵交流。我想通过诗歌交流的方式,让更多国外的诗人看到中国的发展变化,这是最重要的出发点之一。
第二个出发点,我们作为一个大国,不仅要在国际政治和经济方面影响世界,同时我们还应该在文化上有与我们国力相称的文化影响力,而文化影响力常常体现在一个国家有没有自己的文化品牌。就像法国戛纳电影节,马其顿斯特鲁加国际诗歌节等国际文化品牌一样,坚持办下来,成为一种传统。青海湖国际诗歌节被列入世界七大国际诗歌节,这样一些国际诗歌品牌我们一定要倍加珍惜,不能只凭一人之力来推动,而是靠机制和共识去维护,靠时间去积累和沉淀。
第三,带动诗歌文化的普及,提升城市的品质。国际诗歌节是让世界了解中国的一种有效的方式,同时,它也是建设公共文化的一种重要载体,诗歌节不仅仅是诗人的盛会,更是人民的节日。
人民网文娱:有些网友觉得诗歌读起来有门槛,难以理解其精髓。可否为网友们推荐一些诗歌作品?
吉狄马加:经典诗歌浩如烟海,我不想先入为主地推荐。目前古今中外有定评的经典诗歌,建议大家都应该去读一读。而且我觉得,读诗,不必太纠结“懂”或“不懂”,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选择自己喜欢的作品。例如,如果你阅读歌德的《浮士德》感觉有困难,那不妨先阅读一些通俗易懂的诗歌。诗歌选择读者,读者同样也在选择诗歌。
(来源于:人民网-文化频道; 图片:人民网 郭冠华 摄; 责任编辑:秋水卓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