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后,企业代际传承已成为民营经济持续发展的重大挑战之一。“泛家族化”股权融资思想对于家族企业的代际传承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早在清末,中国思想家们就开始了“泛家族化”股权融资的理论和实践探索。
在近代中国,深受儒家伦理熏陶的中国思想家,在西方股权融资理论的冲击和感染下,开始考虑突破家族封闭的圈子,将企业股权推广延伸到非家族人员,以使非家族人员产生类家族成员行为的过程或倾向,从而在企业内部塑造类家族集体主义的价值观,以利于处理好二代财权交接和企业家精神传递的问题。因此,“泛家族化”股权融资思想是在学习西方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但最终促成其形成是中国传统文化在股权融资思想上的泛化所致的。
在近代中国情境下,家族企业代际传承面临着诸多障碍,“泛家族化”股权融资思想体系中的家族一体化治理思想、家族差序化治理思想和家族网络化治理思想,为破解这些障碍提供了思路。而且,近代中国“泛家族化”股权融资制度是在遵循家族“一体化——差序化——网络化”的思想基础上设计的。“肉烂锅里”的股利分配制度、“差序格局”的股权结构制度、以及“亲缘网络”的股权治理制度,是有效降低传承过程中的交易成本的制度安排,体现出“泛家族化”思想与股权融资思想在微观理论上的结合与衍生。
近代中国“泛家族化”股权融资思想为当前我国家族企业顺利实现代际传承提供了历史启示:采取权变思维看待和实施文化创新,在家族企业代际传承上发展“泛家族化”股权融资思想;珍视以儒家伦理为核心的家族文化,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股权融资制度;构建有效的资本市场运行机制,提高家族企业股权融资的运作绩效与传承效应。
(责任编辑:秋水卓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