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邮筒
在邮电分局的门口,至今还有一只邮筒立着
铸铁加邮政绿,我特意百度邮政绿
象征和平,青春,茂盛和繁荣
这是一九四九年的样式,一直没有褪色
它象一位日夜挺立,不需要换岗的哨兵
共和国走过多少年,它就在那坚守了多少年
它不说话,戴顶大沿帽半抿着嘴在笑
好像它在想,有朝一日陈列在邮政博物馆的荣光
年轻时,我记得向这样式的邮筒投过信
八分钱的邮票一贴上就投入,觉得好秘密
我也观察过,邮递员开箱取信
象搂着一叠金书,一封不落
今日,我又见到这只老邮筒,样子好憨厚
我站了很久,不见有人来投信
仿佛这个投信的年代,离我好远了
呵!手机可以代替它,已经到了新时代
火烈鸟
一群火烈鸟,关在动物园里供人观赏
两只长长的,象干树枝一样的脚,支撑整个身体
走起路来,象一支移动的火炬
相聚在一起,象一团燃烧的火焰
动物园里,人工造就了它们栖息的鸟棚和窝位
我想,这等同剥夺了它们筑巢的权利
它们多想有,属于自己建造的家
它们多想要,施展自己的本领
笼子里,有水有小山有芦苇
饲养员按时,投喂它们爱吃的小虾哈蜊
我想,这窄小的空间,投来之食
远远不能满足,它们在海边觅食的自由
它们在笼子里也飞,飞不高
它们在笼子里也叫,却带有几分凄厉
我猜它们,是在思念自己的故乡
非洲的海湾,辽阔蔚蓝
阳台观景
我的阳台,朝着东方
在阳台里有很多联想,把它放大为我的世界
有时思想象脱开缰绳的骏马,任意驰骋
更重要的是,可以把繁重放下
阳台用处最多的是观察,看看外面的景色
很多景象看透了,就刻在脑海里
看到鸟儿飞翔,我想为它鼓劲
看到雨中未打伞的人,我担心他会淋湿
阳台前林立的楼宇天天是老样子,晚上的彩灯有些耀眼
楼宇间的空旷视线,正好可以目力所及远方
早晨,一轮红日冉冉升起,希望之光给予人极强的生命力
天空上的白云变化无穷,可以想象成很多仿物
【作者简介】陈树林,1956年9月出生,金牛镇人。原中共大冶市委政法委副书记,曾在任中共大冶市委办公室副主任期间,分管文秘工作,在网络文学发表小说、散文、诗歌多篇,在《小品文选刋》发表散文六篇。热爱写作,追求文美。现闲居上海。
(责任编辑:秋水卓玛)